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军参战的陇籍人员初探


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军参战的陇籍人员初探
作者 荷重

      六十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1950.10-1953.7)期间,甘肃省各族青年积极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有四万余人志愿参军,一万七千余人补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一千余人捐躯朝鲜战场。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梳理,初步勾勒了陇原儿女这一壮举的大致轮廓。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60年前这首激励人心斗志的英雄战歌,如今还时时萦绕在我们的耳边。
      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司令员指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大旗,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军并肩英勇作战,以劣势装备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迫使其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世界和平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志愿军战士被祖国人民赞誉为“最可爱的人”。在这场战争中,甘肃省的优秀儿女也踊跃报名参军,赴朝参战,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万余人志愿参军

      1951年,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爱国运动,甘肃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和军事干部学校。在动员青年参军的过程中,各地大力开展了拥军优属活动,形成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社会风尚,进一步激发了自愿报名参军的热情。陇西县原分配的征兵任务是333人,但报名的人太多,又先后增至370人、1200人。从5月23日到6月17日的二十多天内,全县的报名人数已增至2204人,其中本人亲自报名的1822人,父母送子报名的222人,妻子送丈夫报名的29人,兄送弟或弟送兄报名的131人。最后,经过审查和县政府的批准,实征1418人。这些人中,18岁以下的142人,18—28岁的1270人,28岁以上的6人;内有共产党员12人,共青团员63人;其个人身份为:工人83人,农民1238人,学生92人,其他5人。秦安县批准参军者2135名,但报名人数多达4180人。临洮县在三级干部会议上,要求参军的就有51人,其中有共产党员16人,青年团员14人。该县卧龙区团支部书记边国良报名参军后,又动员8个青年农民报名。各地还有一些女青年也加入了志愿报名参军的行列。据不完全统计,是时被批准参军人数过千的市、县还有:天水地区(今天水市)10345人、庆阳地区4748人(其中镇原县1741人)、临夏地区(今临夏州)1500人,张掖县(今甘州区)2370人、临洮县2260人、永登县1680人、武威县(今凉州区)1658人、靖远县1541人、会宁县1374人、酒泉县(今肃州区)1237人、平凉县(今崆峒区)1089人、民勤县1016人。“至6月底,全省报名者达97140人,经审查,批准入伍45459名。其中,补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7924名,补入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10411名,补入本省各地方部队15115名,送各军事院校和其他部队、单位2009名。”①
      据从其他史料中得知,1951年补入解放军野战部队的新兵中,后来也多有随部队赴朝参战之举。如1952年6月,驻防青海和甘肃河西走廊的第一野战军“第一军与第三军合并,编为陆军第一军,下辖第一师(第一军一师、三师合编)、第二师(第三军八师与第一军二师合编)、第七师(第三军第七、八师合编),1952年10月25日,该军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②另如,第十九兵团所属的六十三军、六十四军、六十五军,在1949年从陕入甘参加“兰州战役”的进军途中沿途解放的一些县份里,也有不少人随军入伍;1950年时也还曾在甘肃一些地方招收过“会计、医务、文艺训练班”学员,这些人之后也和兵团部队一起赴朝参战。1951年,兰州市还有4批99名医务工作者志愿赴朝参与战地医疗工作。

陇原儿女战功卓著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甘肃籍英雄儿女英勇作战,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一些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陇籍师、团干部,也曾率部参加了抗美援朝,靖远籍1936年9月参加红军的温安仁,1951年夏季率六十七军二○○师五九八团参战,9月在坚守金城602、632高地战斗中,与美军第七师、二十四师前沿相持,7天内粉碎敌军5次强攻。10月13日、16日,美军又各以3个团的兵力猛攻五九八团阵地,温安仁指挥全团击退敌军多次进攻,毙伤敌军900余人,守住了阵地。荣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和三级独立勋章。1953年回国,1965年任六十七军副军长,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50年10月25日,时任六十六军一九六师五八六团政委的张振宇(靖远籍),率部首批跨过鸭绿江,在第二次战役中,该团防守清川江南的阿里山,与美军血战一昼夜,朝鲜人民改阿里山为铁血山,该团荣获“阿里山铁血团”称号。第三次战役开始后,率团迅速攻占三八线最高控制要点——华岳山,又获“首破三八线英雄团”称号。第四次战役中,孤军深入敌后,断敌退路,歼灭一个炮兵团,受到嘉奖。1951年4月回国,1968年任天津警备区政委、顾问(副军职)。宁县春荣乡的马俊成,1936年参加红军,建国初任六十六军一九六师五八八团团长,1950年10月率部赴朝,参加了一至四次战役和汉江18天阻击战。正宁县罗川乡的王凤翔,1937年参加革命,1951年任志愿军六十军司令部军务科长,曾荣获朝鲜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国旗勋章。正宁县湫头乡郭振海,抗美援朝期间曾任一军一师副师长。停战后,在志愿军部队正规化建设和军事训练中取得优异成绩,受到志愿军司令员杨勇和政委李世民的通令嘉奖。
      灵台县新开乡的姚显儒,1949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在朝鲜西线浪蒲里开城保卫战中,担任六十三军一八九师五六六团三连侦察机动班班长的姚显儒,带领5名战士到敌一五九高地前沿侦察,独自匍匐近敌,当爬出60多米时,发现敌人埋设的地雷,使用牙齿咬断引爆线,用手刨开积雪冻土,取出雷体挟回,按照手榴弹原理,拆开雷帽,卸去雷管,开创了志愿军第一颗起雷的纪录。此后,他一连起出了13个平台雷、3个照明雷。他和战友们不断拆装,反复探索,不但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普通地雷的构造特征和起雷要领,还能对付地雷阵、连环雷。在四个月时间里,他率领战友起掉敌人埋设的1500多颗地雷,并将400多颗地雷移位搬家,用于打击敌人。姚显儒带领的机动班抓回俘虏22人,打死打伤敌人80多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不但指导本部战友学会了起雷技术,还被邀请到师、团及朝鲜人民军中传授起雷经验。1952年5月,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党委批准为其记一等功。同年8月,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扫雷英雄,军党委授予模范党员称号。10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二级英雄荣誉勋章,受到金日成首相亲切接见。1952年国庆期间,姚显儒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观礼代表团的一员,在首都北京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的亲切接见。姚显儒排雷中用过的手钳、剪刀、铁钩和冲锋枪、手枪及军功章等物,均被陈列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志愿军某营参谋长马如华(临泽籍),屡建战功,荣获二级英雄、一等功臣和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授予的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补入解放军部队的战士中,在各个战斗岗位上,也涌现出许多优秀人物。如临洮县南屏镇的杜克安,历任解放军总后青藏兵站部副政委、政委,总后勤部基地指挥部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武汉办事处主任、总后运输指挥部副政委等职,1988年授予少将军衔,1989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永登县苦水镇的王育华,1951年参军后入第一炮兵学校学习,先后在郑州炮校、长沙炮校、炮兵指挥学院任教任职,是全军著名的军事学教授。1990年任总参谋部炮兵部主任(正军职),1991年授予少将军衔。靖远县乌兰乡的滕兴彪,1952年12月入空军预备学校,次年转入空军第一航校学习,先后任飞行员、飞行中队长、大队长、团长、师长,在几次作战中,屡立战功,后调任空军武汉指挥所纪委书记(副军职),1988年授予少将军衔。

一千余人捐躯朝鲜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据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在2010年的一期《文史参考》撰文中披露的最新统计数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阵亡11万多人,加上参战人员中伤病和其他原因的死亡7万人,中国方面在战争中共牺牲了18万人。”这些牺牲者的籍贯目前尚未见到公布,笔者仅从甘肃新编地方志所收录的《烈士英名录》和省民政厅1982年5月编印的《甘肃省革命烈士名录》查对中获知,约有1100多名陇籍战士牺牲于朝鲜战场。其中,牺牲人数最多的是:武威市凉州区117人;其余依次为:张掖69人、秦安67人、靖远46人、武都36人、西和33人、平凉市崆峒区33人、武山32人、灵台30人、榆中29人、庄浪28人、民勤27人、甘谷26人、泾川25人、天水市秦城区25人、徽县24人、天水市麦积区22人、岷县21人、永登21人、酒泉市肃州区20人、定西市安定区19人、成县19人、临洮18人、康县17人、会宁17人、镇原16人、民乐16人、静宁15人、清水14人、张家川12人、庆城12人、宁县12人、高台12人、宕昌12人、山丹12人、陇西12人、文县11人、金塔11人、礼县10人、华亭10人、通渭9人、渭源8人、古浪7人、合水6人、崇信6人、漳县5人、景泰5人、两当5人、临夏县5人、康乐5人、舟曲5人、华池4人、瓜州4人、兰州市城关区4人、正宁3人、临泽3人、永昌3人、皋兰3人、兰州市七里河区3人,玉门、敦煌、永靖、兰州市红古区各2人,天祝、环县、和政、临潭、嘉峪关市各1人。据秦安等13个县志的明确记载,在朝鲜第一军牺牲的烈士中,陇籍战士合计有244人(秦安51人、张掖50人、靖远35人、武威18人、永登17人、武山15人、榆中12人、甘谷12人、民乐9人、酒泉9人、漳县5人、民勤5人、瓜州3人、高台3人)。(志书与民政厅汇编统计数字不一者,均以人数多者为据——笔者)。
      武威籍牺牲的117人中,其参军年限为:1946年1人,1947年1人,1948人4人,1949年30人,1950年8人,1951年65人,1952年4人,1953年2人,参军年限不详2人。可见,在1951年抗美援朝运动前,武威已有多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随部队入朝参战。他们在朝鲜牺牲的年份分别是:1950年1人,1951年8人,1952年22人,1953年66人,1954年19人,1956年1人。牺牲时年龄最大者为1949年参军、1953年牺牲的东河乡的李金,30岁;最小者为1951年参军,1953年牺牲的金羊乡的刘国龙,年仅18岁。张掖籍牺牲的69人中,1948年入伍者2人,1949年11人,1950年3人,1951年53人;牺牲年份:1951年2人,1952年7人,1953年59人,1954年、1955年各1人。有中共党员2人,共青团员15人。
      已知烈士中甘肃籍职务最高者为志愿军某团副团长康明高。康明高1920年生,临泽县新华乡南柳沟村人。据《临泽县志》简介,康1940年考入临夏师范学习,1944年10月,响应国民党中央征集知识青年从军的号召入伍,参加广州陆军学校的集训。1945年春,奉调到缅甸密支那接受美军顾问团的培训。后任陆军某部团长,于1946年调驻沈阳, 1948年在沈阳起义参加人民解放军,任某团副团长。1950年所部赴朝作战,1951年10月在第五次战役中牺牲。
      虽然志书中没有留下这些革命烈士的作战事迹,但史册已记下了他们的英名,共和国会永远铭记他们。那些在1951年参军参战的青年战士,如今健在者也都是古稀老人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将永远激励一代代的青年,成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①《甘肃省志•军事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P1603)
      ②人民网北京(2010)6月21日电
      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P370)


上一篇: 情人节之夜
下一篇: 光见短信不见人
文章来自: 九日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关日志:
评论: 2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8379
天使[2012-10-19 09:47 AM | | | 125.75.233.161 | del | 通过审核 | 回复回复]
板凳
[此评论正在审核中,只有博主及评论作者可见]
[2012-02-17 09:49 AM | | | 10.7.7.1 | del | 通过审核 | 回复回复]
沙发
[此评论正在审核中,只有博主及评论作者可见]
发表评论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邮 箱: 邮件地址支持Gravatar头像,邮箱地址不会公开.
网 址: 输入网址便于回访.
内 容:
验证码:
选 项:
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注册帐号.
字数限制 20000 字 | UBB代码 开启 | [img]标签 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