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祖早期在甘肃庆阳的两个代表人物——不窋 公刘

周先祖早期在甘肃庆阳的两个代表人物——不窋 公刘


不 窋

     不窋,周族部落首领。后稷之子,生卒年不详。后稷死后,不窋承袭父职,在夏政权中担任主管农业的官职。后来,夏太康沉溺于狩猎,不理国事,夏政日衰,朝纲大乱,稷禾荒芜。不窋被去职失官,率部族迁居北豳戎狄之间(今甘肃省庆城县一带)。
      不窋到北豳后,以庆城县一带为发祥地,开始了先周早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活动。为了复兴后稷之业,不窋教育周族尊重当地民俗,注意民族团结,加强同戎族的联系,同时带领部族重农耕,种黍稷,不怠业,教民稼穑,为庆阳早期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示范。不窋施行教化,变易风俗,争取人心。他忠实地继承和发扬后稷的美德,遵守宗旨,修订训典,守以敦笃,奉以忠信,深受北豳先民们的拥戴和敬重。此外,他还领导族人修建了不窋城,逐步形成了统治阶层和管辖区域,这在周人振兴的历史上是一个重大进展。不窋故城遗址在今庆城县东南三里处。县城东山为不窋居住地。不窋死后,葬于县城东帽盒山上。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庆阳知府何岩立碑,书“周祖不窋氏陵”,今墓址还在。明代著名诗人庆阳人李梦阳有诗句:“庆阳亦是先王地,城对东山不窋坟”。[/size]

公 刘

[size=11]      公刘,古代周族部落首领。不窋的孙子,鞠的儿子,周文王姬昌的十代祖先,生卒年不详。鞠死后,公刘立。公刘忠诚厚道,笃爱人民,勤劳刚毅,勇于开拓,是一位有政治远见和组织才能的古代英雄。
      先周部族开始在北豳,立足点只是在庆城县周围,范围较小。传至公刘,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他将周人活动地域由庆城县周围扩展到今天庆阳市的宁县、合水、正宁、镇原的塬区和马莲河流域的川道地区。他带领族人勘察地形,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制造农具,整修农田,种植五谷,为北豳川塬地带农业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使“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
      后来,为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济在更大的地域推广,并由此扩大政治影响,他率领部族自北豳(今甘肃庆城县)迁至豳(今甘肃宁县),在此建公刘邑,十多年后,又同儿子庆节把首府迁至南豳(今陕西旬邑县)。这次具有战略意义的转移大大开拓了周的基业,周的势力范围扩展为原北豳所在的今庆阳市各县以及陕西省的旬邑、邠县、长武、淳化、耀县、宜君、黄陵等地。公刘迁豳后不懒惰、不苟安,利用宽广的土地种谷产粮,并渡过渭水伐取木柴,修建房舍,制造船只,使豳地粮满仓盈,财物成堆,人口增加,到处是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周部族在政治军事方面取得重大发展,设立了文武官员,建立了军队,并在基层设置了“大管家”,进行经济管理,征收贡赋,一个奴隶制国家的雏形逐渐形成。
      公刘在庆阳一带造福甚多,后人饮水思源,为其修庙,缅怀其恩德,尊其为神灵。今宁县一带尚存有刘邑、公刘庄,庆城西南40公里处的高家崤有公刘庙,每年3月18日,四方男女赴庙拜谒,表达奠祀之情。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公刘》篇,就是古代人民歌颂公刘业绩的一篇优秀诗歌。

[本日志由 zzg 于 2012-03-18 08:19 PM 更新]
上一篇: 写给一位淑女
下一篇: 中国文学史上的并称(二)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关日志:
评论: 1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4985
[2009-08-12 09:47 PM | | | 125.75.101.17 | del | 通过审核 | 回复回复]
沙发
[此评论正在审核中,只有博主及评论作者可见]
发表评论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邮 箱: 邮件地址支持Gravatar头像,邮箱地址不会公开.
网 址: 输入网址便于回访.
内 容:
验证码:
选 项:
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注册帐号.
字数限制 20000 字 | UBB代码 开启 | [img]标签 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