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领导干部的文学修养

浅议领导干部的文学修养
钱旭


   一、提高领导干部文学修养的意义
文学修养之重要,先哲们早有精辟论断;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文学艺术的巨大作用也早为人们所认识。但是,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一些人似乎只对管理学比较感兴趣,而对文学修养淡薄起来。所以,有人提出,该给我们这些官员们补一补文学修养了。
   什么是修养?“修养”一词,来自于孟子的“修身以养性”。古人说:“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切、磋、琢、磨”都是加工产品的工艺,所以我理解,“修”就是锻炼,引申为研究学习知识,增长能力才干的过程;“涵养熏陶”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氛围下,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不知不觉地使自己的思想、品行、习惯达到某种境界,所以我理解“养”就是提高。经受锻炼,得以提高,达到某一境界,就是修养。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都非常重视个人修养问题,强调君子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养与个人前途、家庭幸福、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修养问题,三代领导人都对此作过重要论述,提出过明确要求。修养的概念很宽泛,主要包括思想修养、品德修养、政治修养、理论修养、文学修养、艺术修养等等。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文学修养是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因为:
   (一)从历史发展看,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学修养,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需要。
文人为官,官员作文,自古有之,源远流长。中国古代,以“文”选官,这个“文”,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科学,而专指文章。所以,古代官员对联、吟诗、作赋、著文,是看家本领。大凡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有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名篇佳作留世。许多人在文学上的成就比他从政的成就还要大,最典型的是南唐后主李煜。他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还有他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他把失国之痛、去国之思写得沉郁哀婉,感人之深,达到了前无故人,后无来者的境界,至今无人能够超越,使他这个亡国之君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既是改朝换代时期靠文攻武略打拼出来的帝王将相,在他们功成名就之后,也抓紧学习文章、著书立说。就是被人们称为“刘项原来不读书”的刘帮、项羽,在诗词写作方面也毫不逊色。刘帮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是何等的有气势、有文采!项羽的《虞姬辞》:“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使我们看到英雄重义重情,顶天立地,死也悲壮,虽败犹荣!以穷兵黩武著称于世的汉武帝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愁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成为千古绝唱!谁能说他们没有文学修养呢?正是由于历代有文学修养的官员们的传承,才使得中国文化如浩瀚海洋,博大精深;才使得中国文学如滔滔江河,奔涌不息;才使得中华民族精神极为深刻、极其精美。从先秦的诗经、离骚到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些文学丰碑,无不是有文学修养的官员们所为;有些作品既便不是他们所作,也是他们收集、整理、编纂,才得以传世。他们不仅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学明珠、巨大的文学宝库,也为我们留下了精美的精神食粮、丰富的思想源泉。古人尚能如此,何况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乎?纵观中外文化发展史,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同时,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也都忠实的反映当代文化,并且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也就成了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共产党人更需要加强文学修养,从历史文化的土壤中吸取养分,传承中华文明,发展先进文化。
   领导干部加强文学修养,还因为我国的文学宝库中,蕴藏着一些正确的执政理念,蕴藏着对人的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的深刻昭示。比如,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对“民本”思想多有论述,使民本思想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孔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乐民之乐者,民也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也忧其忧。”管仲也曾说过:“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虽然他们的民本思想与我们今天“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主张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他们的民本思想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没有条件实现,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不仅脯育了一大批关心民众疾苦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而且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近代中国,它被进步人士用之与西方“民主”思想嫁接,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在今天,它对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执政为民”的思想,仍有借鉴意义。古人在阐发他们的民本思想的时候所留下来的名言警句,如孟子所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岳阳楼记》中所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经世名言,成为千古传诵的处世、治学、为人的精神支柱。就是在今天,这些名篇佳句,也对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建设起积极的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作用。
   (二)从现实需要看,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学修养,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
   从文学的性质看,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但它在上层建筑领域中与政治制度及法律形态相比,距社会经济基础要稍远一些,就像恩格斯所说的是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这就决定了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特作用。正因为如此,文学领域是各种社会思潮、政治观点、文化流派最活跃的领域,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和温度计,也是社会变革的前奏。我们看到,在奴隶社会即将崩溃、封建社会即将来临的时候,诸子百家空前活跃;以文学革命为主题的“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改革开放前夜,手抄文学、天安门诗作,预示了“四人帮”的垮台。这充分说明,一定时期的文学现象,往往同一定时期的政治形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执政的共产党人,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领导具体工作,更重要的是要领导意识形态,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提高文学修养,增强对文学现象的敏锐的感受力,时刻关注文学动态、关注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中了解民声民情,通过认识和观察文艺思潮,把握社会思想动向,明辨是非,对于倡导什么,鼓励什么,防范什么,抵御什么,做到思路清晰,头脑清醒。所以说,领导干部的文学修养,事关执政能力。
   从文学的功能看,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文学通过读者的阅读和鉴赏,反作用于社会,从而对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发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形成文学所独有的社会价值。总的说来,文学通过艺术形象使人们心理上得到愉悦和满足,思想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转化为精神乃至物质的力量。前苏联作家邦达列夫曾经这样描绘文学对人的影响:“当一个人打开书的时候,他可以仔细地端详第二种生活,就像是看到一面镜子的深处,他寻找着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寻找着自己的思想答案,并且不由自主地以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气去衡量自己的性格特点,他惋惜,怀疑,懊恼,他笑,他哭,他同情,他参与主人公的活动——书的影响力就在这里产生了”。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读者由欣赏到动情、由动情到移性,在不知不觉中,性格情操得到陶冶,思想感情得到感染,心灵心境得到净化,道德行为得到规范。具体地说,文学主要有三大功能:首先是审美功能,或者叫愉悦功能。文学属于人的精神创造,是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和美学规律,在对社会和自然形态进行加工、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精神产品,它总是带有某种目的和意义,具备着某种价值。它之所以存在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获得审美上的享受。人们通过对各种文学体裁的欣赏使感情和心理得到平衡、渲泄或满足,从而在这种阅读中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比如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不带去一片云彩。”使人在阅读中体验到一种静静的忧伤美。其次是认识功能。文学用它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再现生活,给人们以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画卷,使人们增强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理解,相当具体的认识社会、了解历史,丰富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经验,加深对社会规律和自然人生的理解,这就是人的认识功能。文学被称为社会历史的“大仓库”,是社会历史文化的储存和积淀,从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生产劳动、风俗习惯、伦理观念、宗教信仰,可以看到社会盛衰、国家兴亡、时代变迁等等。它溶进了作家的主体精神,揭示一定历史时代、生活情境中的人的心理状态。文学虽然不是历史,但它有时却承担了比历史还要更多、更加广泛的功能。第三是教育功能。文学作品通过影响人的心灵和行为,帮助人提高思想境界,净化灵魂,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力量,这就是文学的教育作用。汉代大思想家王充认为“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文学作品通过形态各异的艺术形象,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文学在描写生活的同时,总是遵循着一定的道德思想和规范,体现着对生活的评价和看法,传播着一定的社会道德意识,表明一定的伦理倾向。读者在认识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对作品进行再思考,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都会在人的思想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激荡、共鸣,从而对人的心灵施以立体的、综合的影响,使人从中得到一定的启迪和教益。此外,文学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的功能。如文学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功能和调节功能,它可以促使一些人去改变或形成一种风尚,可以推动人们参与社会改造活动;又如,文学具有促进不同社会、不同民族相互了解、增进友谊的作用,人们阅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不同社会、不同民族的人情风貌,探知不同民族文化精神生活的演变,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文学还具有激奋人的情绪,进行宣传、鼓动的作用等等。今天,我们正在致力于和谐社会建设,不仅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需要,更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影响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掌握一定的文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才能具有比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更好地领导文艺工作,促使文学艺术更好地为培养情操高尚、心灵美好的社会主义公民,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总而言之,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好、构建和谐社会也好,都是政治与文学艺术的高度统一,这种统一,首先应当在领导干部的人文素质上得到体现。
   (三)从个人素质看,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学修养,是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多次建议领导干部多读点书,读点文学作品,主要是名作,包括古典诗文和中外文学名著,以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提高业务水平。应该说,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领导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有两件事情对我触动和启发很大:一件是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看望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季羡林和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令人感慨、令人深思的是总理与两位大师都谈到了文学修养问题。总理与季老谈文学修养是非常自然的,因为季老是著名的文学家,而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总理在与钱老交谈时,钱老除发表内行的科技意见外,却郑重的补充了一个问题,他说“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学艺术修养,没有这点是不行的”。总理说:“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如此”。另一件事情是,据新华网报道,今年3月30日晚,哈尔滨市委中心学习组把学习课堂搬进了音乐厅,全市800多名领导干部一起聆听了专家对交响乐的讲解,现场演奏了《卡门》、《天鹅湖》等名曲,对此,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杜新宇说:哈尔滨是历史文化名城,又被称为音乐之城,作为在哈尔滨生活和工作的领导干部,多了解一些文学艺术知识,从而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才干,适应事业发展和时代要求。他还说:作领导干部的,一定要少一些浮躁和喧嚣,多一些定力和静气,少一些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多一些文化修养和艺术熏陶”。我想这两件事情就足以说明文学修养对领导干部的重要性了。我归纳了一下,从领导干部自身素质来看,提高文学修养有以下几方面的需要。
   一是增长知识和才干。文学呈现社会百态,因而文学也是百科全书。文学作品中从政治、经济、军事,到历史、地理、天文,无不涉及、无所不包。阅读一本好的文学作品,就好像面对一位良师益友。文学著作里不仅闪烁着辞采,荡漾着情感,体现着人格,而且蕴含着哲理,沉吟经久,堪梦堪思,使人从富有暗示性的意境和耐人寻味的理趣欣赏中,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得到升华和提高。比如宋代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昭示我们,看问题、办事情不能以偏概全、偏听偏信,而要学会全面的分析认识事物,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恩格斯在评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时,说他从这部作品中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读史使人聪明,读诗使人聪慧。”领导干部学习一点文学知识,有一些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会更好地认识复杂多彩的世界,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灵活的方法处理和解决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文学是人学”,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帮助领导干部做好人的工作,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更应该从“人学”中学习和体验怎样认识人、对待人。
   二是增加魅力和风采。文学修养是领导干部人格魅力和风采的一个重要来源。试想,一个文学功底深厚的领导干部,写文章和讲话一定会挥洒自如,旁征博引,一定会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他的形象一定会象他的文章和讲话一样魅力四射、光彩照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他们之所以成为举世公认的知识渊博的领袖人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蒋介石与毛泽东相比,他也曾是大国领袖,也曾是八百万军队的统帅,除去政治上的成败之外,他的人格魅力就远比不上毛泽东,而人格魅力之差,主要差在人文素质上。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领袖,还是伟大的哲学家、伟大的诗人、伟大的书法家,他在文学艺术上对人类的贡献,不亚于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这一切,都来自于他的文学功底。我最近买了一本陶永祥写的《毛泽东笔下的诗文典故》,书中收录了毛泽东用过的诗文典故200多条,我看了一下,还有许多没有收录进去,比“如愚公移山”、“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等就没有看到。毛主席用典信手拈来,妙笔生花,画龙点睛,出神入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叶剑英等等,很多都是政治和文学艺术兼通的人。有人说,一个没有文学修养的人,就好比是一栋楼房只搭起了框架而没有装修、一课树只有主杆而没有枝叶。最近我注意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两件事:一件是胡锦涛总书记到耶鲁大学的演讲,他讲到:美国民族英雄内森•黑尔是耶鲁校友,他的名言“我唯一的憾事,就是没有第二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深深感染了我和许多中国人。黑尔的这句名言来自于一本黑尔的传记小说,正是这句话,使总书记的讲话有了感染力,使中国的国家主席和耶鲁大学的青年学生有了感情上的沟通和交流;另一件事是总书记今年春节到甘肃来,除夕早上他到大坪村老党员李彩家,看到女主人在剪窗花,便兴致勃勃地拿起剪刀剪了起来,不一会,一幅乡土气息浓郁的窗花剪好了。这一举动,使总书记亲民、爱民的形象更加完美起来。从这两件事情可以看出,总书记的文学艺术修养之深,运用效果之好。文学修养对于增加人格魅力,还在于它能使人增加骨气。历代有作为之人常从名篇中摘取佳句作为座右铭。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片汗青”曾激励过多少仁人志士为追求真理、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视死如归,前仆后继。“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泥”,曾是许多清官自重、自省、自警、自强的座右铭。
   三是培养兴趣和爱好。兴趣和爱好是人建立合理新颖的知识结构的必要条件,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使人去接触和注意多方面的事物,获得广博的知识,智力和智慧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同时,从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品位和情操的。喜欢打麻将、酷爱赌博的,除了“麻坛高手”这个优点还能有什么值得称赞的?擅长吹牛拍马、阿谀奉承者,除了“能说会道”还能有多高的评价?把书做朋友,将吟诗作文作为兴趣爱好,可以调节情趣,丰富生活。
    四是提升品位和情操。领导干部的生活情趣和品位是其政治品质、思想道德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折射其人品官德的高低。健康的生活情趣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正直为人、踏实干事的重要基础,是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群众支持的重要因素。现在说谁没有文化,并非他是文盲、没有文凭,而是缺少文化修养,一身俗气,没有品位。做官先做人,一个人有文化品位的人,起点高,追求高,见贤思齐,志存高远。正所谓学而知不足,有文乃高。有人对喜欢文学的官员们做过研究,认为他们有以下几点共同之处:一是喜欢交文化朋友,尊重人才,平等待人,官气比较少;二是比较注意形象,为官比较正,想给老百姓办点实事,忧国忧民;三是不良嗜好少,对拉拉扯扯,跑关系走后门、要官买官等腐败现象比较讨厌,对迎来送往、吃吃喝喝一套不感兴趣,对金钱名利比较淡泊。可见,领导干部的文学修养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作风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领导干部提高文学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领导干部要提高文学修养,就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以及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具体应用和科学发展。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五十年代党中央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从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主持制定的“文艺八条”,到新时期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以及“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等等,都是党的方针政策在文艺方面的体现,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一点非常重要,去年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的“彭水诗案”,就是因为当地个别领导政策水平太差所导致的。
   (二)领导干部要提高文学修养,就必须读一些文学评论。
   一方面通过读文学评论,可以掌握国内外文艺思潮和文学动向,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简言之,就是要学会看书,学会透过文学所描写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把握其中所揭示的社会本质和人生哲理。
   (三)领导干部要提高文学修养,就必须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掌握语文知识是提高文化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文学又是一门语言艺术,只有很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才能提高文学修养。
   (四)领导干部要提高文学修养,就必须学习和掌握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属于基本的社会常识。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一定要研究多深,但一些基本的知识,如古今中外最著名的文学家,最有影响的文学作品,重要的文学流派,文学史上重大的文学事件,中外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代表成就,常见的文学样式、文学体裁等等,则一定要掌握。大家看到,在电视歌手大奖赛、模特大赛上,如果那个选手把最基本的是文学常识回答不上来,大家就会笑话他,说他素质太差,那么我们的领导干部如果在某种场合也出现同样的问题,也会闹笑话的。
   (五)领导干部要提高文学修养,就必须多看文学作品。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文学名作能够做“灵魂之壮游”、“智慧之攀登”,从而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博大。古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多读文学佳作,益处可大矣。说起读书,包括我在内,都认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读书。这不能作为不读书的理由。因为我们这些人再忙,也没有毛泽东忙,他在行军打仗的间隙,从来不忘读书。据说,邓小平出差时身边常带一两本《聊斋》或古诗词,抽空就翻翻。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他们出访或出差,也常要带一些唐诗、宋词、元曲,还要带几本世界名著的浓缩本。显然,关键不在忙闲,而在认识,在态度,在于养成习惯。
   (六)领导干部要提高文学修养,就必须亲自写点东西。
   领导干部搞创作,不但不难,而且还有优势:一是领导干部政策水平高,对事物的本质把握得比较准;二是领导干部阅历丰富,有啥可写;三是领导干部见多识广,有感而发。
   为什么要提倡领导干部搞点创作呢?至少有以下几点需要:
   一是记录人生经历。能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一般都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历了,如果这些经历只能变成简历而记载在档案里,岂不可惜了?如果用文字的东西把它记录下来、用文学的东西把它表达出来,就会变成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正所谓,“文学是前人留下的脚步。”我在出版我的第一本诗集时,就把我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写的关于工作的诗归纳成一部分,叫《足迹》,大家看了反映不错,中国教育报全部转载了。
   二是梳理人生感悟。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事情上,都会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和感悟,这些正是人的思想精华、人生的闪光点,如果不加以梳理和记载,再亮的闪光点也不会留下痕迹。“书寿长于人寿”,应该让这些东西留下来,即使不能流传于世,也可供自己晚年回味。我在佛罗伦萨看了比萨斜以后,就觉得这座塔其实并不宏伟也不高大,就是斜,于是,就写了一首《在比萨斜塔前》:“万千雄塔无人问,一座倾斜有盛名,半生追寻无一是,只缘以正立言行”。说出了我当时的感悟。
   三是抒发内心情感。俗话说,“文学是苦闷酿成的美酒”,“诗歌是诗人内心的呐喊”。领导也是人,也有爱意要表达,也有苦闷要渲泄,也有愤恨要呐喊,也有狂喜要高歌。这时候,写文学作品是最好的表达、渲泄、呐喊、高歌的方式。我的许多诗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四是表达思想观点。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有些观点,可以用会议讲话和发表文章来表达,但这影响力不够,通过文学作品来赞扬美好事物,则感染力更强,用文学作品来针砭时弊,则更象匕首。面对官场的某些风气,我写了一首诗《给某官画像》,有人说看了会使某些官员汗颜。有些观点,由于身份和岗位的原因,没有表达的舞台,没有办法表达,则可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去年,我在镇原县搞村级党员先进性教育,看到乡镇干部工作非常辛苦而生活又非常清贫,与以前听到的“骑着摩托捎着羊,村村都有丈母娘”的说法完全不一样,我觉得应该正面宣传他们,我还看到有些非常优秀的村支书,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他们身上真正体现出来了,觉得也应宣传他们的事迹,但我没有讲台可讲,于是,我就作了两首诗,一首是《杏树精神赞——献给乡镇干部》,一首是《基石颂——献给农村老支书》。有些观点不能正面表达,不妨写成文学作品。
   五是增加生活情趣。领导干部烦心事特别多,有时也很苦恼,如果写点诗歌或散文,可以转移一下注意力,排解一下苦恼,也可享受到另外一种成就感。如果应用得当,还可起到调整工作方法的效果。
   不要把文学创作看得太神秘,只要是有感而发,就是好作品。古人的诗词,都很直白,但意境很深。相反,现在有些人写诗词,要么太艰涩,要么太蒙胧。我在我的第一本诗集的自序里写道:“粗通格律动诗兴,不求工整求意深,有感而发乐趣在,大白话里吐真情”。我用它作为我今天发言的结束语。


上一篇: 甘肃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下一篇: 为加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进言
文章来自: 钱旭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相关日志:
评论: 2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6374
燕儿[2011-11-26 10:16 AM | | | 118.182.141.172 | del | 通过审核 | 回复回复]
板凳
[此评论正在审核中,只有博主及评论作者可见]
[2011-08-28 09:42 AM | | | 10.7.7.1 | del | 通过审核 | 回复回复]
沙发
[此评论正在审核中,只有博主及评论作者可见]
发表评论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邮 箱: 邮件地址支持Gravatar头像,邮箱地址不会公开.
网 址: 输入网址便于回访.
内 容:
验证码:
选 项:
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注册帐号.
字数限制 20000 字 | UBB代码 开启 | [img]标签 开启